尴尬时刻
昨天放学公交车站上黑压压的人群。我故伎重演,转身进了路旁的中国银行,用天津银行卡在自动提款机上取了1000元现金,然后来到大厅取号,旁边工作人员问我什么业务,我说换点零钱,工作人员问:用什么换?我举着手中现金示意:刚取的。她说:“不用拿号“。径直领着我到窗口,
昨天放学公交车站上黑压压的人群。我故伎重演,转身进了路旁的中国银行,用天津银行卡在自动提款机上取了1000元现金,然后来到大厅取号,旁边工作人员问我什么业务,我说换点零钱,工作人员问:用什么换?我举着手中现金示意:刚取的。她说:“不用拿号“。径直领着我到窗口,
“老板,找零的 5 块钱皱巴巴的,能换张新的不?” 上世纪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,这样的对话在菜市场的肉摊前、便利店的收银台、公交站台的投币处随处可见。1980 年版第四套人民币伍圆纸币,印着藏族和回族人物头像,背面是壮丽的巫峡风光,裹挟着 30 年流通